
9月25日,首届浦东新区科普成果转化揭榜挂帅大会在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启幕。大会以“科普之光・创见未来”为主题,首次将“揭榜挂帅”机制创新延伸至科普领域,推动前沿科普成果落地生根,助力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浓厚氛围。

首创科普成果转化计划
本次大会发布“浦东新区科普成果转化计划”,依托浦东在“揭榜挂帅”机制上的先发优势,以五大战略目标构建全链条制度保障,推动科普转化机制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闭环,为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探索。
该计划核心内容包括:在“揭榜挂帅”平台设立科普成果交易专区;汇聚优质科普资源,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主体的精品成果;畅通转化路径,建立全流程标准化操作体系,降低交易成本;激活市场活力,通过成果发布、路演精准匹配供需,培育科普消费市场;搭建协同合作桥梁,推动科普创新融合发展。
在“让科普成果落地”的同时,科普转化计划通过搭建院所、学校、企业与公众的跨界桥梁,推动科研资源向教育资源、人才优势向创新优势转化,充分发挥科普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中的纽带作用。据悉,前期遴选的106个意向转化项目中已有32个优质项目依托计划正式发布。

搭建高效科普协同平台
为破解供需信息壁垒,本次大会上线“浦东国际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科普成果专区”,为双方提供从需求发布、成果匹配到合作落地的全流程专业化服务,构建起高效协同的科普成果转化生态。
平台首秀现场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与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实验学校、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上海市建平中学等 4 对主体完成签约,实现科研资源与教育需求的精准对接;上海海洋大学“跟着科学家去探海”等6个全人群覆盖项目开展路演,通过市场化展示加速成果与需求匹配。

长期以来,浦东新区始终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视作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翼”,锚定“打造全国科普供给高地”的战略目标,持续深耕科普生态建设,为科普成果转化筑牢“源头活水”。
通过持续打造科学实验展演、科普讲解大赛等品牌活动,布局系列科普专项扶持计划,已培育出一大批斩获国家级、市级奖项的优质科普作品,为构建多元供给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大会现场,上海天文馆带来的市级一等奖作品《“石”志不渝》,生动展现我国新材料与航天技术硬核实力。同时,活动场外展示区聚焦“科创科普深度融合”主线,8 家科普基地通过实物陈列、互动体验,10 家单位通过成果展示,让前沿科技成果变得“可看、可触、可感”。
浦东新区推动科普成果转化始终以“科技为民、科普惠民”为根本出发点配资平台官方网站,这既是对新修订的《科普法》“以人民为中心”原则的践行,也是浦东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实践。从满足民生期盼到营造创新氛围,从赋能“三位一体” 协同到筑牢国家创新根基,浦东的探索最终指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核心目标,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冠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